高速公路上逆向行驶致执行公务交警出车祸构成何罪/彭箭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2 04:50:29   浏览:953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高速公路上逆向行驶致执行公务交警出车祸构成何罪

案情简介:


2003年11月19日,张某与罗某在新潮酒家用餐后,各骑一部两轮摩托车在105国道上兜风。随后,张某提议到高速公路上去过把瘾,罗某欣然应允,于是两人进入昌赣高速公路,一前一后在高速公路上飙车。高速公路交警发现张某与罗某后,正欲拦截他们,向其出示了停车牌,示意他们停下。但张某与罗某看见交警后,不但不停车,反而相继调转车头,加大马力,逆方向在高速公路上逃离,随即交警开着警车在他们后面紧追。在追赶过程中,警车为了避让一辆货车,冲出了高速公路,造成三人重伤,警车报废的交通事故。随后,交警部门刑事拘留了张某、罗某。

意见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罗某不构成犯罪。理由是张某、罗某虽然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其违规行为未直接造成事故后果,对其行为可进行治安处罚,但不构成犯罪。交警警车的交通事故与张某、罗某的违规行为没有直接、必然的因果关系,该事故后果不应有张某、罗某承担刑事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张某、罗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理由是张某、罗某严重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三人重伤、警车报废,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张某、罗某构成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理由是张某、罗某在高速公路上逆方向高速行驶,其行为具有高度的危险性,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构成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评析:

犯罪是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这是犯罪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没有社会危害性,就没有犯罪,社会危害性没有达到相当的程度,也不构成犯罪。本案张某、罗某是否构成犯罪,关键看其行为是否具有危害性,其危害性是否达到相当的程度。张某、罗某在高速公路上逆方向高速行驶,而高速公路是一个高速度、高危险、封闭式管理的运输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张某、罗某的行为具有高度危险性,该危险危及到高速公路上运输的安全,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但其危害性是否达到相当程度,构成犯罪,这是本案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看本案中发生的有形的、物质性的交通事故后果与张某、罗某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张某与罗某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所谓交通肇事罪,是指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同类客体是公共的安全,属过失犯罪。而过失犯罪给侵害客体所造成的有形的、可以具体确定的物质性的犯罪结果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而且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本案交警为了排除张某与罗某的危险行为,开警车在高速公路上逆向追赶,因避让他人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该事故应与交警的逆向行驶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虽然交警的行为是在履行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承担刑事责任,但交警行为与交通事故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张某与罗某的行为与交警的交通事故后果之间只是偶然的因果关系,故本案认定张某与罗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不妥。本案中的交通事故结果只可作为张某与罗某定罪与量刑的情节。

其次,我们分析一下张某与罗某的行为是否达到相当的危险,构成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所谓其他危险方法是指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的危险性相当的、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它的内容是不确定的。本案中由于运输行业的高度危险性与高速公路的特殊性,决定张某、罗某行为的危险性相当大,极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危害公共安全,应认定张某与罗某为逃离交警而不顾公共的安全在高速公路上逆向行驶的行为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的危险性相当,正因为其危险性相当大,交警才冒着危险意图排除其危险行为,最后,交警的交通事故也证实张某与罗某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张某与罗某应明知其行为的高度危险性,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但他们仍在交警的追赶下,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最终造成交警发生交通事故。为此,笔者认为认定张某与罗某构成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比较合适,交警发生的交通事故后果应作为张某与罗某的量刑情节。

综上,笔者赞同第三种意见。



作者:彭 箭

江西省吉水县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796-333517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公文交换站管理规定的通知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公文交换站管理规定的通知

洪府厅发〔2012〕8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单位:

  《南昌市公文交换站管理规定》已经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办公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照此执行。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南昌市公文交换站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南昌市公文交换站(以下简称“交换站”)是交换传递南昌地区党、政、军机关单位机要文件、简报、资料的机构。为了强化公文交换工作的管理,确保公文交换的安全、保密、准确、及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交换站由市政府办公厅管理,其日常工作在市政府办公厅公文交换站进行。

  第三条 凡在交换站进行公文交换的部门、单位(以下统指参加公文交换的县、区、开发区、新区、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单位等)和交换人员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 公文交换的组织

  第四条 交换站的职责

  (一)负责省委、省政府、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其组成部门,县(区),市直属企业和骨干企业,部分驻昌中省直单位及其它有关单位的公文交换;

  (二)提供公文交换的场所和必要的设备;

  (三)制定公文交换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四)协调处理公文交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第五条 交换站的权限

  (一)负责组织公文交换工作并进行检查监督;

  (二)负责对公文交换人员的管理、培训和业务指导;

  (三)办理进入交换站参加公文交换的部门(单位)的登记手续。

  第三章 公文交换的部门(单位)

  第六条 凡要求参加公文交换的部门(单位),应向交换站提出申请,经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进入交换站参加公文交换。

  第七条 各部门(单位)选配公文交换人员时,须到交换站领取并填写《公文交换人员审批登记表》,经本部门(单位)的人事、保密部门严格审查后,将上述表格和本人2张1寸照片一并交给交换站备案,并办理登记手续和领取《南昌市公文交换站出入证》。

  第八条 参加公文交换的部门(单位)要经常对公文交换人员进行政治思想、安全保密和组织纪律方面的教育,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同时,要为公文交换人员提供必要的交通和通讯便利条件。

  第九条 参加公文交换的部门(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用车范围给公文交换人员合理安排调度或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公文交换人员执行公文交换任务时,各交换部门(单位)不得派其做与公文交换无关的工作。

  第十条 各部门(单位)的公文交换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频繁更换,确因工作需要,调换公文交换人员,应事先办理有关手续,并将证件退回交换站。否则,交换站不予办理更换人员的登记、换证手续。

  第十一条 交换站反映公文交换人员工作中的问题,其所在单位要认真调查,弄清情况,核准事实进行教育或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第四章 公文交换人员

  第十二条 公文交换人员必须是政治可靠,保密观念、工作责任心和组织纪律性强的国家正式干部或职工。

  第十三条 必须遵守交换站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交换站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导。

  第十四条 在规定交换公文时间内要认真及时地做好公文交换分流传递工作,并爱护交换站的设施和卫生环境。

  第十五条 进入交换站必须出具本人的出入证,自觉接受交换站工作人员的查验。

  第十六条 调换工作时,应由交换人员所在部门或单位将其证件及时收回并退回交换站。

  第十七条 各部门(单位)的公文交换人员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交换时,临时替代人员须持本部门(单位)介绍信、工作证参加交换。

  第十八条 公文交换人员不得私看文件,不得更改文件密级和收发文单位名称,不得隐匿、扣压,不得利用交换公文之机搞违法活动。

  第十九条 公文交换工作结束,要当场签收和清点所交换的文件,严防遗漏。如发现涉密交换件遗失要及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和有关保密工作部门。

  第五章 公文交换范围、时间、手续

  第二十条 经批准参加公文交换的部门(单位)的公文、简报和有关资料可在交换站内进行交换传递。

  第二十一条 以下文件、资料和物品不得在交换站内交换传递:

  (一)绝密文件;

  (二)在限定时间内无法送达的文件;

  (三)未经批准参加公文交换的部门(单位)的文件;

  (四)各种报刊、杂志、书籍、贺年卡、挂历等非文件类物品、印制品;

  (五)私人的信件、邮件;

  (六)钱币及有价证券;

  (七)收、发单位名称书写不清、不全的,使用代号或信箱号不准的以及没有封装或封装不严的文件、资料。

  上述不准在交换站内交换的文件、资料、物品不得损毁或丢弃,应由原单位带回。如属危险品类则由交换站没收,交由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二条 以下文件、资料需退回发文单位重新书写、处理好后再交换、传递:

  (一)需交换传递的文件资料:

  1、信封字体潦草,难以辨别收件单位地址的;

  2、信封上书写的收件人过于简略,无法认定收件人的;

  3、须签收的文件无编号或已编号但没在发文本上登记的文件。

  (二)需邮寄的文件资料:

  1、信封上没书写邮政编码或详细地址的;

  2、使用的信封不符合邮局规定的;

  3、秘密等级以上文件贴上普通挂号标签的。

  4、未办理签收手续的。

  第二十三条 交换时间(节假日除外)为每日上班时间。参加公文交换的部门(单位),公文交换人员原则上应每日到交换站交换公文;路程较偏远的县(区),公文交换人员原则上每周到交换站交换公文不少于2次,如遇急件,由承办部门(单位)及时告知并通过传真等快捷方式即发即送。

  交换站到市委收发室和总值班室取文每日不少于2次;到省委、省政府公文交换站取文原则上每日1次,如遇急件,即发即送。

  第二十四条 公文交换时必须严格按照下列规定手续办理:

  (一)收件时,要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要严格履行签收手续;对紧急文件要界定即发即送和有时间性的类别,并提前告知交换人员合理安排投送时间;

  (二)发件时,除一般公文准确投箱外,标有密级和紧急程度的文件必须面交收件人,由收件人签收;

  (三)不准代收、代发未经交换站同意的其他单位的文件。

  (四)收、发文件单位名称书写不清、或使用代号、信箱号不准及文件没有装封或装封不严的,收件人有权拒收。

  第六章 奖 惩

  第二十五条 对认真遵守本规定的部门(单位)和人员,交换站可建议由市政府办公厅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部门(单位)和人员,除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外,交换站可建议由市政府办公厅给予以下处罚:

  (一)暂停或取消当事人参加公文交换的资格;

  (二)通报批评当事人所在部门(单位);

  (三)情节严重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施行。2004年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南昌市公文交换站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若干规定》第十六条第二款有关问题的解释

广东省深圳市人大常委会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八十九号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若干规定》第十六条第二款有关问题的解释业经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03年8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三年九月八日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若干规定》第十六条第二款有关问题的解释
(2003年8月27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了法制委员会提请审议的《关于提请解释〈深圳经济特区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若干规定〉第十六条第二款有关问题的议案》,解释如下:
   根据立法本意,《深圳经济特区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若干规定》第十六条第二款“禁止转承包医疗机构及其科室”中的“转承包”,包括承包和转包两种行为。